受访专家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梁晓峰
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生来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黄晓军
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
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王京岚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朴梅花
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杨伟宪
近日,权威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刊登“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”,涉及195个国家和地区。研究指出,过去25年,中国是医疗事业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,一些经验值得世界学习。专家认为,巨大进步的背后是方方面面的努力。成绩固然可喜,但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仍任重道远。
我国医疗进步世界第三
这个榜单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计算完成。研究人员统计了1990~2015年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“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”(下文简称为“医疗质量指数”)。医疗质量指数在0~100分之间,分数高低取决于32种可防可治疾病的治愈率与死亡率,比如癌症、心脏病、传染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等。治愈率高、死亡率低,则医疗质量指数分值高,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好。
统计结果显示,1990~2015年间,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均有进步,平均医疗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40.7,上升为2015年的53.7。2015年榜单中,位于法国、西班牙交界处的袖珍小国安道尔位居世界第一,冰岛排在第二,瑞士、瑞典、挪威、澳大利亚、芬兰、西班牙、荷兰和卢森堡,位列前十。在前20名中,除日本、澳大利亚外,其他都是西欧国家。而排名垫底的30个国家和地区,主要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。
除了纵向和他国比较,该研究还计算出一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、1995年、2000年、2005年、2010年、2015年这6年的医疗质量指数,横向比较数据可以看出该区域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的进步程度。让人意外的是,英国、美国虽然医疗质量指数不断提高,但排名却呈下滑趋势,2015年分列第30位和第35位。针对排名结果,英美媒体觉得“尴尬”和“低迷”。而在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生来看来,这并不意外。他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从世界医疗行业发展史来看,美国医疗卫生体制不是最好的,虽然医疗技术先进,但看病太贵,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很差。再加上失败的医疗政策和政党的斗争,美国民众承担着全球最高的人均医疗支出。英国看病虽然不贵,但看病难、等待时间长,医疗服务效率很低。
2015年,我国医疗质量指数为74.2,全球排名第61位,而在1990年,医疗质量指数只有49.5,排名第113位。研究人员指出,中国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。5国中,中国进步幅度位列第三,前两名是马尔代夫和土耳其,第四、第五名是韩国和秘鲁。对此,周生来表示,研究结果很有意义,一方面,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明显进步;另一方面,帮助我们了解全球医疗发展趋势,以便更好地认清自己。
进步实在不容易
“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。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,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重,在2013年达到5.6%,在187个排名国家和地区中位列117位,不及美国的零头,也不到欧洲一些国家的一半,但投入效果却远超过欧美。可以想见,这样的进步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。多位专家共同分析了我国医疗事业飞速进步背后的原因。
传染病和呼吸病抓得好。研究指出,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,中国在白喉、破伤风、百日咳、麻疹等乙类传染病,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方面,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高。针对传染病防控,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教授王月丹告诉记者,从2003年抗击“非典”后,国家和公众都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问题,科研组织、行业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。到了2009年,我国应对传染病的经验已很丰富,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,反应迅速,取得极大胜利。与此同时,我国还在攻克乙肝、肺结核等传染病方面下了很大工夫。以乙肝为例,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计划免疫率为10%,现在预期感染率已降至3%,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针对呼吸病,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京岚指出,20多年来,我国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取得的进步,大家有目共睹。“非典”后,全国大型医院陆续设立发热门诊,流感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,这些举措非常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。
医疗保险惠及全民。如今,全民医保制度已基本建立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95%以上,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;2016年,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420元,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,保障水平大幅提升。梁晓峰指出,我国农村人口众多,如何让农民享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,是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事。如今,医疗保险更好地惠及农民,农民看病几乎可以报销50%以上,让他们从“不敢看病”转为“看得起病”,这是巨大的进步。
医疗科技发展迅速。2015年,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.34岁,比1960年增长了32.99岁,这离不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。曾获2014年国家科技奖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我国医疗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即便是最难攻克的疾病也在治疗方法、生活质量提高上有所进步。比如,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死亡率曾高达70%,我国原创的治疗方法使该病治愈率达到90%以上,已成为世界普及的一线治疗方法。
医护人员忘我付出。“医疗事业的飞快进步,离不开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。”周生来指出,我国医护人员基本没有节假日,白天在临床工作,晚上要搞科研,周末还要参加学术会议,为我国医疗进步做出极大贡献。王月丹认为,我国加强执业医师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大力发展全科医师培训,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水平,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看病需求。
群众健康意识提高。调查显示,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.25%,呈稳步上升态势。相比20多年前,周生来认为,民众获取健康信息、维护个人和家庭健康的能力明显提升。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出台后,居民健康素养还将稳步提高,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。
构建防治一体化的医疗体系
梁晓峰指出,目前,我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位居全球中游,仍有进步空间,提高医疗质量任重而道远。
研究指出,在32种可防可治疾病中,中国医疗质量指数得分最低的5项分别是白血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新生儿疾病、脑血管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。可以说,提高这5类疾病的诊疗水平,就能提高综合排名。
黄晓军认为,在白血病等血液病防治方面,国家应加大投入,让治疗白血病的关键药尽快进入医保目录,让更多人能治得起。还要制定政策,在国内建更多规范化的血液病诊疗中心,让先进的诊疗技术惠及更多病人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伟宪表示,我国心脑血管健康状况不理想,主要与人们预防意识不强有关,表现为生病前忽视危险因素,得了病还不配合治疗。在人群教育方面,我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,从小渗透健康理念,让民众掌握基础健康知识和必备的急救技能。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朴梅花说,新生儿疾病前三位分别是早产、窒息、先心病。目前,城市新生儿死亡率已经很低,但在偏远不发达地区,窒息、感染比例较高。一方面要积极预防新生儿疾病,提高新生儿基本保健覆盖率;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,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率。研究指出,日本新生儿疾病医疗质量指数获得满分。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、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水平上,我国与日本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专家们一致认为,未来,我国医疗事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肿瘤和慢性病。周生来指出,相对发达国家来说,我国慢性病防治水平有待提高,各级政府和医疗人员还要再加把劲儿,构建防治一体化的医疗体系,不能只治不防,要重心下垂、关口前移。
除了针对具体疾病提出改善建议,专家们一致认为,想要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和百姓健康状况,当下亟需做好三件事。
一是注重医院管理。周生来认为,中国医疗的服务和管理还略显落后,大型公立医院是一流的技术,二流的服务,三流的管理。建议加快管理体制、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的现代化;提高医生待遇,不能让他们全凭热情和爱心工作。
二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。王月丹指出,我国要重视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性和普及性。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,医疗资源丰富,医院医生集中,但基层乡镇医疗资源却少得可怜,需合理配置。当下,可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,借助互联网平衡中西部医疗需求。
三是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。梁晓峰强调,医疗的进步可延长寿命,但若想活得长寿又健康,还要靠每个人自己。我们要进一步宣传健康生活方式,鼓励积极锻炼、合理膳食、戒烟限酒。今年,我国重点开展“三减三健”,“三减”即减盐、减油、减糖,“三健”是指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。只有每个人都将健康融入生活,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健康程度。▲
APP-IOS
扫码下载留信网®APP(IOS)
小程序
留信网®小程序入口